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佛光新聞> 菲律賓宿霧聖卡洛大學 妙光法師談佛教的生死觀

佛光新聞

字級

菲律賓宿霧聖卡洛大學 妙光法師談佛教的生死觀

【人間社 李大慈 宿霧報導】 2024-04-21
由菲律賓人間佛教中心主辦、菲律賓宿霧聖卡洛大學哲學系及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協辦的英文佛學講座,4月20日於聖卡洛大學Safad大禮堂舉辦,特別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主講「佛教的生死觀」。現場及線上,有聖卡洛哲學系師生以及國際佛光會宿霧英文分會會員等近400人參與。

講座在Rev. Fr. Charles Jayme神父禱告之下開始,隨後由校長Fr. Francisco Antonio T. Estepa神父致歡迎詞,接著由哲學系Dr. Marie Majorie Purino教授說明緣起,並有佛光山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說明講座的意義,以及介紹佛光山在菲律賓的教育和文化事業。

講座裡,妙光法師舉佛教教主佛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藍卡斯特榮譽教授等三人為例,闡述了佛教的生死觀;也述及在看見世間生老病死之相後,悉達多太子最終開悟證道。妙光法師說明,佛陀教導的四聖諦及八正道,是讓世人理解生命的本質及死亡真相之道理。人生的真相雖然是「苦」,但如果能奉行八正道,生活能過得更加幸福、慈悲及智慧。

「死亡不是籠罩人生的陰影,而是開啟自在人生的光明。」妙光法師透過佛教「往生(rebirth)」的角度,探討人生每天其實都經歷生生死死,因為在努力進步時,就是揮別過去的不好。死亡的無常性啟發人們走向道德的人生。

妙光法師以星雲大師的人生,講述一代佛教大師面對生死課題的態度。大師多次與生死經歷:23歲差點被槍斃,之後因年老而無法方便行動,一直到75歲因糖尿病導致眼底黃斑部病變,大師從年輕時對生命短暫而無法為佛教多奉獻感到的無奈,到年老時超越身體的不便而能隨心自在。妙光法師反問聽眾,在面對生死的必然性,是否也能如大師一樣坦然面對並繼續奉獻生命?

「您相信人也能夠生死自在嗎?」生死不只有隨業流轉,更能隨願往生。只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就能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妙光法師也分享藍卡斯特教授的生死觀:「現在,隔在我和死亡之間的,只剩下老病而已了。」因觀念的改變,教授再也不厭惡老病,反而更珍惜生命。最後,妙光法師拋給聽眾三個問題:「您害怕死亡嗎?」「面對生活,您歡喜嗎?」「在世間,您要留下什麼?」若能生而無憾,死亡再也不可怕,生死就如同回家一樣歡喜自在。

演講結束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及菲律賓人間佛教中心與聖卡洛大學哲學系簽署備忘錄,由聖卡洛大學Estepa校長及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代表簽名,共同締造未來合作的美好因緣。此外,也贈送星雲大師英文著作,其中包含《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雲水三千》、《佛法真義》等30種出版品。
12345678910第1 / 927頁
追蹤我們